盡管兒童玩具市場上,益智玩具種類繁多,各種誘人的字眼也讓人眼花繚亂。但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,國家尚未出臺益智玩具標準。
全國玩具標準化委員會有關人士表示,我國玩具行業(yè)主要實行3個強制性國家標準:2004年實施的《國家玩具技術安全規(guī)范》、2005年實施的《電玩具的安全》和2006年剛剛修訂的《消費品使用說明 玩具使用說明》,沒有對益智玩具制訂單獨的評判標準。
中國玩具協(xié)會有關人士認為,國家目前沒有對益智玩具制訂統(tǒng)一的標準,因此玩具廠家和銷售商家應該根據(jù)所生產(chǎn)的玩具類別進行命名,而不能隨便叫益智玩具。一些企業(yè)和商家使用兒童益智玩具這一說法不夠嚴謹。
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消費投訴部主任段建平認為,在目前沒有明確標準的情況下,一些玩具廠家和商家利用消費者望子成龍的心態(tài)過分宣傳兒童益智玩具,有虛假宣傳、誤導消費者之嫌。兒童玩具是否具有開發(fā)兒童智力的功能,一定要以科學的態(tài)度去對待。消費者選購兒童玩具時要留個心眼,不要輕信廣告和包裝上的宣傳。
有關專家認為,一些兒童益智玩具對提高兒童的動手和動腦能力確實有一定的作用,但目前兒童玩具市場混亂,讓人很難判斷其對兒童智力的幫助到底有多少,因此有關部門有必要制訂玩具提高兒童智力功能的評判標準,規(guī)范兒童玩具市場。